唐汉中医药网 首页 > 经典医案> 正文

小儿推拿专题

2014年05月22日 08:39
字号:T|T

小儿推拿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一门科学。它属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推拿疗法是在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的总结。魏晋隋唐时期最为盛行,直到明朝万历年间,按摩由治疗成人疾病逐渐发展到治疗小儿疾病,为后世小儿推拿疗法奠定了基础。
  
  在隋唐时《千金方》中有“治少小新生肌肤幼弱,喜为风邪所中,身体壮热或中大风手足惊掣。五物甘草生摩膏方。……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寒风”。《外台秘要》载:“小儿夜啼至明不安寐,……亦以摩儿头及脊验。”虽用推拿方法防治小儿疾病早有记载,但形成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则在明清时期。在当时有很多这方面的专著及经验总结,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是《小儿按摩经》。
  
  小儿推拿疗法和成人不同,且有很多特定的穴位,因而自成体系。根据小儿手腕部寸口为百脉总汇之处的理论和小儿生理特点,建立了在手部操作特定穴位,周于藩著《小儿推拿秘诀》一书较系统的叙述了推拿的治疗方法。“特定穴位”的操作主要靠推法,因小儿不能与医者合作,必须以拿法固定其小儿被操作的肢体和部位,以便顺利地进行治疗操作。对小儿的这种治疗手段,称“小儿推拿”。
  
  清朝时期,推拿治疗虽未受官方重视,但因其治疗效果显著,仍广为流传于民间,并不断有所发展和创新,并有不少推拿专著陆续问世。其中著名的有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意》、骆如龙的《幼科推拿秘书》,夏云集的《保赤推拿法》,张振鉴、周于藩的《小儿推拿秘诀》校正《厘正按摩要求》等。明清时期的小儿推拿著作在整个推拿文献中占重要地位,在当时的儿科著作中有相当大的比重。
  解放后,祖国医学中的小儿推拿得到了新生,重印再版了很多小儿推拿著作。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进步,小儿推拿也必将日臻完善,并为人类医疗保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儿科学不同于成人医学。从胎儿到新生儿、婴儿、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和青春期,都处在不断发育、迅速改变的过程中。因而其研究对象有一个动态特点。不象成人那样相对固定。小儿时期抵抗力弱,易患多种疾病,因此,小儿保健和防治工作尤其重要。
  
  一、 生理特点
  
  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小儿出生后,犹如萌土之优芽,脏腑柔弱,血气未充,经脉未盛,内脏精气未足,卫外机能未固,阴阳二气均属不足。祖国医学依次提出了“稚阴稚阳”的观点,认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无论在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方面都是幼稚和不完全的,正处在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之中。另一方面,小儿肌体生长发育迅速,年龄越小,生长越快,营养的需要量相对越大。前人据此提出了“纯阳”一说。认为小儿生机旺盛,发育生长迅速,对水谷精气需要迫切,常见之为“阴之不足,阳之有余”。
  
  二、 病理特点
  
  小儿还有抵抗力差,容易发病,传变速度和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小儿由于体质和功能均较脆弱,因此抗病能力差,加上小儿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能自节,故易为外邪六淫所侵,或内由饮食所伤。在临床发病方面,也以肺、脾二脏疾患为多,而对于突然发生的强烈刺激往往不能忍受,容易出现惊恐状态。且小儿病情变化迅速,具体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若调治不当,容易轻病变重,重病转危。易趋康复是指小儿机体生机蓬勃、活力充沛,在疾病过程中,其组织再生和修补能力也是旺盛的,且病因单纯,很少受七情影响,在患病之后,如能及时调治,则容易痊愈,较快恢复其生理功能。
  
  三、 生长发育特点
  
  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有胎内转入胎外,身体内部和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是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阶段。此期特点为各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尚未完善。故应加强护理,合理喂养,注意保暖及预防感染等。未成熟儿生活适应能力差,护理工作更为重要。此期易患肺炎、败血症、硬肿症、颅内出血及产伤等。
  
  婴儿期从28天到1周岁,此期特点是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营养需要量相对较大,而消化功能尚未完善,故易患儿腹泻、营养缺乏症,应注意合理喂养。营养以母乳为主,并逐渐加辅助食品。此外,运动功能发育很快,条件反射逐渐形成,应进行体格锻炼,至5到6个月以后,胎儿非特异性抗体逐渐消失,而自动免疫力尚不足,机体抵抗力降低,易患急性传染病,故应及时进行各种免疫接种。
  
  幼儿期从1岁到3周岁,此期特点为生长发育相对减慢、乳牙先后出齐,断母乳改为软食,并逐渐过渡到成人饮食。小儿开始行走,与外界接触增多,活动范围扩大,促进了语言、思维的能力。此期易患各种传染性疾病,营养缺乏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腹泻等。故应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按程序进行各种疫苗的预防接种,以增加自动免疫力。
  
  学龄前期 从3到7周岁。此期的特点为体格发育减慢,而智力发育增快,能利用语言和简单文字进行学习。所以应加强思想教育、劳动锻炼,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接触传染病的机会增多,应做好防疫工作。
  
  学龄期从7到14周岁。此期特点为各系统器官发育日趋完善,特别是大脑皮层功能发育较快,智力加速发展,小儿开始上学。肌肉发育也逐渐加快,乳牙换为恒牙。生殖系统开始发育,并逐渐加快,女孩从11到12岁,男孩自13到16岁开始进入青春期,男女性别已有明显区别。此时生长发育显著加快,是体格和智力发育旺盛阶段。疾病性质和表现逐渐接近成人,肾炎、风湿病相对增多,故应注意预防免疫性疾病,并应注意牙齿和视力的保护。此期心里、情绪容易波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他们影响很大,所以必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据目前临床所见和文献记载,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很广:呼吸系统如小儿感冒、咳嗽、支气管哮喘;消化系统如婴幼儿腹泻、小儿腹痛、小儿呕吐、小儿疳积;泌尿系统如小儿遗尿、膀胱湿热;其它系统如惊风、夜啼、小儿麻痹症等均都适用。
  小儿推拿疗法的应用范围颇广,但也有一定的禁忌证:如烈性传染病、开放性损伤、恶性贫血等。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点击查看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企业服务

推广信息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1999-2009 TH55.cn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