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中医药网 首页 > 辩证施治> 正文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8例

2009年11月17日 15:51中国民间疗法
字号:T|T

  小儿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病,是以小儿手、足、口腔黏膜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和散在的黏膜溃疡及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中医将其分为“常证”和“变证”。笔者就其“常证”即西医的普通型病例运用了中医辨证分期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符合诊断标准的9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48例中,男30例,女l8例;<2岁9例,2~5岁35例,5岁以上4例,平均年龄3岁;口腔疱疹48例,手足疱疹40例,发热32例。对照组48例中,男27例,女21例;<2岁6例,2~5岁37例,5岁以上5例,平均年龄3.5岁;口腔疱疹48例,手足疱疹43例,发热30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病史:发病急。一般常伴有发热、咳嗽、流涕、流涎、拒食等前驱症状。②疱疹:在明显充血发红的口腔黏膜上,有散在的糜烂区及散在的白色小疱融合成大片假膜。手足掌部斑丘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有少量液体。部分病例臀部有疱疹。

  治疗方法

  治疗组:急性期方:金银花9~12g,黄芩6~9g,藿香6~99,连翘99,防风69,炒山栀69,野菊花6~12g,赤芍6~12g,大青叶6~12g,石膏15g,甘草3g9。兼高热有动风之嫌者加羚羊角、蝉蜕;兼风热犯肺加桑叶、苦杏仁;若大便干结加大黄、生地黄。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恢复期方:蝉蜕6~9g,谷芽12~15g,生薏苡仁12~15g,淡竹叶6~9g,甘草9g。水煎服,日l剂,早晚分服。药物剂量根据小儿年龄增减。观察用药后第3、5、7天的临床效果。

  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每日每千克体重10~15mg(由长治市三宝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80908)加入适量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l次。观察用药后第3、5、7天的临床效果。

  两组均酌情使用抗生素及退热药等对症处理。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体温正常,手、足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消失,饮食正常;好转:体温正常,手、足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明显减少;无效:体温高于正常,手、足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未消失。

  两组临床疗效: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48例,3天治愈21例,5天25例,7天2例;对照组48例,3天治愈11例,5天29例,7天8例。

  可以看出治疗组、对照组第3天治愈率分别是44%、23%,第5天治愈率分别是96%、83%,经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第7天无明显差异,与病程约1周有关。由此说明通过中医中药辨证分期治疗能迅速缓解病情,缩短病程,从而阻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新型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该病西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多采用对症处理。中医学并没有这一病症的描述,但依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将其归属于中医“湿温”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以湿热之邪所侵,湿热蕴结脾胃为其主要证型。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脾胃虚弱,多因嗜食肥甘厚腻之品,以致脾胃积热内伏,复感夏令时毒温邪,内外搏结上蒸口舌,而致口舌疱疹、溃疡;脾主四肢,脾胃积热,湿热壅盛,则外及四末而为手足丘疱疹。治疗应清热、解毒、化湿,既清其热又散其郁,方为治本之计。急性期用药是根据泻黄散加减,在把握清泻脾胃之热的基础上与祛湿、疏风、解毒等治法综合运用,辨证加减。但使用本方应注意中病即止,以防过用苦寒伤及脾胃,故恢复期热退或微热,疱疹逐渐消退,胃纳欠佳,证属余邪未尽之时,治宜理脾助运,兼以清化,使祛邪不伤正,邪祛正安。由此辨证得力,迅速缓解病情,缩短病程,阻止并发症的发生。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点击查看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企业服务

推广信息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1999-2009 TH55.cn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