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中医药网 首页 > 名医高见> 正文

徐小圃治小儿惊风

2012年01月11日 08:46家庭中医药
字号:T|T

  医家有俗语:“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可见,儿科疾病治起来比较棘手。若遇凶险疑难病例,则更考验医家功底。
  徐小圃(1887~1959),名放,上海人。幼承庭训,尽得先祖杏圃公之传。弱冠出而问世,其临证细致,处方果敢审慎,屡用峻剂以起沉疴,是江南地区独善儿科的一帜。
  上海外白渡桥有一余姓商人,婚后多年未育。谁知其妻40多岁时,竟“老蚌怀珠”生一男孩,阖家  高兴不己。也许是应了“乐极生悲”,孩子在6月龄时突然染疾,表现为壮热,脉数,不乳不啼,气促鼻煽,目光无神,奄奄一息。地方郎中诊后都束手无策。在教会医院治疗也毫无起色,医生让回去料理后事。正在余姓商人一筹莫展之际,有邻居说:“何不请徐小圃大夫来诊治?”余遂派人去请。    徐小圃大夫见患儿口唇颤动,舌尖舔唇,唇舌干绛,手指尖冷,手握有力,食指与拇指作交叉式,眼白发红,有红筋出现于巩膜,面部中央及鼻两侧隐隐色青,遂日:“中风前兆,若再延误多有不测。”随即拟方:生麻黄四分,葛根一钱,黄芩八分,炙甘草六分,水煎服。
翌日复诊,患儿目能动,能乳且啼,微汗出,热已退。徐大夫在初诊处方基础上去麻黄,加枳实、竹茹。患儿又服两剂,病霍然而愈。地方郎中听说患儿转危为安,纷纷上门向徐大夫讨教。
  徐小圃言:“小儿惊风内因于停积,外因于风寒、惊恐,病的重心在于胃及肝胆积热,故当汗、当清,悉从伤寒、温病之法治之。若妄用治惊的芳香开窍药,则无异于引狼入室。即使高热有惊风前兆,也应以清热降火为主,辅以清导食积,勿使邪热上炎于脑,防忠于未然。可用葛根、黄芩各一钱,川黄连三分,龙胆草六分,安脑丸一粒(化服)。无汗者,可用麻黄,汗出热解,弭患无形矣。若因未以解热清透为法而致热扰心神,进而症见面青或赤,唇燥,指头凉,手指抽动,握举有力,目光转动不灵,多啼或昏睡,泄泻青粪,乃惊风将成之候,可在上方中加酒炒龙胆草三分,以泻肝胆之热,同时投以当归身,无汗者仍不忌麻黄。
  “若邪热偏盛,热扰心神,上燔入脑,症见手足抽搐,眼皮、口唇皆牵动,阵阵发作,目上视或斜视,或直视不能眨,颈强直,或反折,或角弓反张,此乃惊风已成,宜熄风镇惊。方取乌犀角三分,全蝎尾二分(炙研冲),龙胆草三分(炒),鲜生地黄三钱,薄荷一钱,防风一钱,川黄连三分,独活一钱,安脑丸三粒(化服)。病重者,需连服四五剂,且第一剂需加羚羊角二分。
  “安脑丸系用金钱白花蛇六条,全蝎三钱,白附子一钱五分,生川乌二钱,天麻三钱,明雄(雄黄)一两八钱,薄荷三钱,梅片三钱,独活四钱五分,麻黄一两八钱,犀黄一钱五分,麝香一钱,用陈酒熬膏,制成丸如绿豆大。
  “余临证治小儿惊风,立方多以解表、清热、消导诸药联袂,故麻、葛不妨用,而大黄、芒硝不可轻投,羚羊角亦为禁忌(脑膜炎惊风不在此例)。盖峻剂攻下,须防内陷。羚羊角泻肝,诛伐无罪,虽能制止抽搐,但患儿迷睡无神,恐有后遗症留之,故应审慎。”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点击查看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企业服务

推广信息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1999-2009 TH55.cn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